51工具盒子

依楼听风雨
笑看云卷云舒,淡观潮起潮落

一名脚本工具开发者的自我修养

一名脚本工具开发者的自我修养




在数字化运维时代的洪流中,脚本开发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技术活,更是一门融合了逻辑、创意与表达、风险与效率的艺术。作为运维技术的灵魂舵手,卓越的脚本开发者犹如指挥大师,引领着计算机世界的交响乐章,既确保每个音符的精准无误,又赋予其动人的旋律,保障系统如丝般顺滑且坚如磐石地运行。反之,若指挥失当,则可能成为运维乐章中的不和谐音,轻则扰动系统平稳,重则引发连锁反应,使运维体系陷入瘫痪危机。本文旨在探讨一名合格的脚本工具开发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他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还需要业务与问题理解、风险控制、沟通协作等多个方面不断修炼和提升自己,以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技术环境和业务需求。 在我们了解脚本开发者要具备的核心能力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脚本编写的核心原则,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能够准确高效的实现我们要完成的某项业务或者是运维需求;

2、应当具备良好的可读性,脚本逻辑简单明了,不产生歧义;

3、具备充分的容错性,即使在异常条件下也能控制风险,不产生次生灾害。 基于上述原则,一个优秀的脚本开发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修炼,持续提升自我修养。




扎实的基本功:

实现功能和控制风险的必备条件



坚实的技术根基是工具开发者不可或缺的基石。它不仅让人深刻把握工具的核心机制、架构与功能,还极大地促进了操作的精准与高效,减少误操作带来的风险。强大的基本功更是问题解决的利器,面对挑战时能迅速定位症结,精准施策。 磨砺脚本工具基本功,是场马拉松式的学习与实践之旅。首要任务是广泛涉猎多种脚本语言,并至少精通其一,深入理解其语法精髓、数据结构及高效算法。随后,通过阶梯式练习,从基础脚本起步,逐步向高阶提升,将理论知识融入实战,锤炼技能。在此过程中,定期自我审视与反馈至关重要。分析过往脚本的成败得失,提炼经验教训,不断优化代码逻辑与效率,形成良性循环。




良好的编码习惯:

提供良好可读性,有效控制风险



遵循常用的编码规范对于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团队协作效率至关重要。清晰、一致的编码风格使得其他开发者或使用者能够轻松理解代码的逻辑和功能,减少因对脚本不够了解造成误操作的可能。以下是一些应当注意的常用编码规范: 1、命名规范: 变量命名:使用有意义的命名,避免使用单字母或含糊不清的名称。变量名应反映其用途或内容,如custName而非c。不同作用域的变量尽量不要使用相同的变量名。 常量命名:全大写字母,单词之间用下划线连接,如MAX_COUNT。 函数命名:使用动词或动词短语,清晰表达函数的作用,如reportTotal()。 脚本命名:使用动词或动词短语,清晰表达脚本的功能和作用。 2、缩进、格式与代码风格: 1)保持一致的缩进风格,推荐使用空格(通常为2个或4个)而不是制表符(Tab)。使用适当的空白行分隔逻辑块,增强代码的可读性。 2)同时一行的代码不宜写的过长,一般控制在80个字符之内,字符太多也严重影响代码可读性,想象一下一行代码要拖动水平滚动条三次才能读完,是不是有一种发狂的感觉。 3)整个脚本的代码行数不宜过多,尽量控制100行以内,最多不超过200行;函数的代码行数以20-30行为宜。 4)脚本的返回值要有明确含义,正常执行完成返回值为0,其他不同的返回值代表不同含义,不要所有其他非正常返回值都为同一个非零值。 3、注释与文档: 在脚本的开头、函数的开头和关键代码一定要加注释。注释就如同脚本世界中的灯塔,为开发者和后续的使用者照亮前行的道路;又如同代码文学的旁白,为阅读和理解脚本内容提供了关键的线索。 以上是一个优秀的脚本开头注释的编写样例,明确脚本的作者、开发日期、脚本功能、使用范围、参数说明等。这样的注释能够显著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在代码的维护和更新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随着时间推移,业务需求可能会发生变化,脚本也需要相应进行修改和优化。此时,注释就成为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它能够帮助后续开发者快速了解代码的历史背景和设计思路,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避免对原有功能造成不必要的破坏,甚至出现致命BUG。
4、记录运行日志,做好错误处理: 编写脚本时,需要在脚本开始运行、结束运行以及一些关键点上充分记录日志。日志的记录格式一般包含:日志类型(error、warning、info)+时间戳+具体事件+关键参数值等。良好的日志记录信息为后续的问题分析、故障定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妥善处理潜在的错误和异常情况,通过命令执行的返回值来有效捕获并处理异常,避免程序崩溃或产生灾难性的破坏。抛出清晰的错误消息,帮助用户或开发者快速定位问题。 5、安全性和风险控制: 1)遵循最小权限原则:脚本的编写在安全层面需要对输入数据进行验证和清理,防止SQL注入、跨站脚本(XSS)等安全漏洞。遵循最小权限原则,限制脚本的访问权限,仅授予必要的资源访问权限。 2)禁止使用高风险命令:关键步骤需要对该步骤执行的条件进行重点检查,如对上一条命令的返回值进行判定,禁止使用对高风险命令使用过大的通配符命令。 上述示例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清理工具,基本的编码格式规范没有遵循,也没有开发说明、使用说明等注释。但更为致命的是,在工具中存在 rm 这样极高危命令的情况下,工具没有做任何高危命令执行前检查,还使用了 * 这种极高危通配符。某天因磁盘容量告警,运维人员将7天前的日期目录手动备份转移后删除,夜间自动执行该清理脚本时,因目录已被删除,系统执行 cd $HOME/$clean_date/logs 失败,工具未退出,在 $HOME 即生产用户家目录下执行 rm -rf * ,造成了重大的生产事故。 以下是常见的6个高风险命令,请大家重点关注:

rm -rf: 该命令用于强制删除文件或目录,不会询问用户确认。如果不小心指定了错误的路径,如rm -rf /或rm -rf *,可能会导致系统崩溃或数据丢失。mv 文件夹 /dev/null: 该命令尝试将文件夹移动到/dev/null,/dev/null是一个特殊的设备文件,向它写入的数据都会被丢弃。虽然这个命令在大多数系统上不会成功移动文件夹,但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 dd if=/dev/zero of=文件/文件夹/磁盘路径: 这个命令会将整个文件/目录/硬盘的内容清零,导致所有数据丢失且难以恢复。 wget http://恶意源 -O- | sh: 这个命令会从指定的URL下载脚本并执行。如果URL指向恶意脚本,可能会导致系统被入侵或数据被窃取。 mkfs 系列命令: 如mkfs.ext4 /dev/sda1,这些命令用于格式化硬盘分区。如果不小心指定了错误的分区,可能会导致分区上的所有数据丢失。

kill -9 1: 这个命令尝试杀死进程ID为1的进程,在大多数Linux系统中,进程ID为1的是init或systemd等系统关键进程。杀死这些进程可能会导致系统不稳定或重启。

3)关键点需要进行双重验证。如某个脚本中有一个关键步骤,必须确保停止服务A才能启动服务B,否则可能引起重大事故。那么在这个脚本中执行stop A服务后,除了必须使用status A检查A服务是否处于stopped状态外,还应当使用ps -ef|grep A |grep -v grep命令进行双重验证。



深入了解应用系统和问题


深入了解应用系统和问题对于脚本开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深入了解问题,才能明确脚本开发的目标和需求。清晰地知道要解决什么样的具体问题,以及需要达到怎样的效果,从而为脚本的设计和功能规划提供准确的方向。在对系统和问题都很了解的情况下,工具开发者很容易就能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明确脚本在整个系统中的定位和作用,从而制定出准确的开发目标和策略。另外,只有对应用系统有足够的了解,才能确保脚本在不影响其他功能的情况下解决目标问题,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



脚本工具执行与推广

的风险控制意识



1、工具执行中的风险控制

脚本工具在运维活动中有广泛的应用,在享受其便利的功能同时,也必须承担使用它的风险。首先是误操作风险。由于其强大的功能和复杂的操作,如果使用者对其不够熟悉或操作不当,可能会对系统、数据或网络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在工具编写时应充分考虑如何提示使用者工具的使用场景、方法,使用参数以及使用工具的后果。在工具执行前,工具本身和使用者之间的交互方法只有阅读代码和输入参数两种方式。以下是一个典型的示例: 2、工具推广的风险控制 在数字化的运维时代,我们面对的运维对象成千上万,而我们的脚本工具很可能需要在这些对象大规模运行,而然脚本工具本身BUG风险时刻存在,如何最大范围降低运行风险是我们需要重点面对问题。为降低风险,开发者采取如下策略:首先,脚本工具在测试环境充分测试,并且运行稳定之后陆续推广至生产环境;其次,在生产环境选取个别非重要系统,试点其一半服务器,稳定运行一周后推广至另一半,然后推广至其他重要系统;第三,下发至重要系统一半服务器,运行一周后推广到其他服务器。总体原则就是,先开发测试后生产,先非重要系统后重要系统,先同类角色的一半服务器,后剩余其他服务器。


团队协作与沟通


任何时候单枪匹马解决问题都不可取,脚本工具开发亦是如此。团队协作能做到知识与技能的互补。开发脚本工具往往需要涉及多种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如编程语言、算法、设计模式、用户需求分析等。团队成员各自具备不同的专长,通过协作能够实现知识和技能的互补,从而更全面、高效地解决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脚本工具开发的各个阶段,从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到维护,团队成员可以分工合作,同时进行不同的任务,从而缩短开发周期,提高整体效率。另外最重要的一点,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互相审查、测试,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脚本工具中的错误和缺陷,提高代码质量和工具的稳定性、可靠性,避免潜在风险。



以上是笔者的一些粗浅见解,作为参考提供给各位。脚本工具的编写易学难精,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总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愿各位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自我素养,在技术的海洋中不断前行,让更多更强大的脚本工具为我们运维服务,期望"喝着咖啡干运维"的那一天能够早日到来。



混沌工程故障注入原来如此 G行"周瑜":一线运行主管的运筹帷幄 科技运营操作风险防控---专家说 Windows运维之经验谈 G行信息系统灾备演练实践

G行网络安全纵深防御体系之蜜罐系统探索与实践
安全运营红蓝对抗探索与实践
初探eBPF技术的强大
数据中心那点事之提高冷冻水温度的方案探讨

G行探索全栈云容器环境降本增效之路------容器启停优雅之境

赞(8)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工具盒子 » 一名脚本工具开发者的自我修养